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中市推「月經不驚 臺中平權」系列講座 免費報名開跑

「月經不只是生理現象,更是性別平權的重要議題!」為打破性別禁忌、提升市民對月經議題的理解與尊重,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將於 8 月 27 日至 9 月 30 日舉辦「月經不驚 臺中平權」系列宣導講座,共計 10 場,全程免費報名參加,邀請市民朋友踴躍響應。  社會局指出,活動對象不限性別,開放一般民眾、學生、社區居民及職場工作者參加,場地遍及全市社區據點、學校、圖書館與公共空間;講座邀請性別教育工作者及月經議題講師,分享經驗談、破解月經迷思,並探討公共政策、月經貧窮及友善環境營造等議題;現場設有衛教展示、互動體驗及交流活動,讓參與者在輕鬆氛圍中獲得知識與支持力量。  社會局提到,月經是每位女性生命中重要的生理週期,卻長期受到污名化與誤解,市府希望透過多元宣導活動,讓更多人願意討論月經、正視月經,進而推動性別平權與社會包容。  活動現場參加即可獲得紀念宣導小禮品,完成問卷還有機會抽中全聯禮券 100 元(共 20 名);此外,於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臉書專頁活動貼文留言,還有機會抽中全聯禮券 200 元(共 15 名)。  更多活動資訊及報名方式,請至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aGdvx)查詢,亦可洽詢社會局月經平權活動小組(04-23820192)。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主流傳媒新聞網 藝週刊.藝術人文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最近的文章

台灣新聞雲 》彰化縣信賴台灣之友會首辦「食農教育活動」

彰化縣信賴台灣之友會於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舉辦了首場「食農教育活動」,活動主題為「從田間到餐桌—食在好味道 食農教育親子活動」。此次活動吸引了約80位小朋友及家長參加,旨在透過實際體驗,增進國民對食物生產、加工及健康飲食的認識。 活動地點選在明道大學前校長陳世雄的生態農場,內容包括: * 食農教育:解說蜜蜂、黑水虻及土坵栽培的知識。 * 蜜蜂家族認識:透過教學箱,讓參加者分辨蜂王、工蜂和雄蜂,了解蜂巢的構造,並品嚐花粉。 * 品嚐活動:參加者還能品嚐到新鮮的蜂蜜餅乾。 此外,活動中還安排了溪州鄉大庄社區的共餐初體驗,在村長陳元振以溪州在地生產的濁水米及愛惜食物長輩們經過陽光洗禮的菜乾烹調出美味可口的午餐,所有參與的學員把這些可口菜餚吃的碗底朝天,飯後更有在地的珍珠芭樂,讓參予者直呼不虛此行。下午的行程針對極端氣候農民不需要再靠天吃飯,特別參觀何為智慧防災型溫室,尤其在喬伊登的方舟玻璃溫室品嚐無毒彩色蕃茄、生菜及五顏六色的彩椒。而在綠藝園藝學員們還親自體驗衛視裡面工作的辛勞栽種洋桔梗的幼苗及進行洋桔梗花材的包裝。而為了讓每一個學員能夠夠回到家中,也能身體力行的重植一顆屬於自己的果樹。協會特別向曾經獲得百大青農的苗木專家羅有朋購買目前最夯的日本甜桔,每位學員一棵果樹幼苗,希望在今年的農曆過年都能品嚐到自己所種植的甜桔。 彰化縣信賴台灣之友會的這項活動,旨在提升國人對農業及糧食生產系統的知識,並強調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讓參與者對食物與自然產生感恩之心,重視永續發展,並建立健康的飲食觀念。這不僅是對農業的支持,也是彰化縣信賴台灣之友會推動社會責任的重要一步。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主流傳媒新聞網 藝週刊.藝術人文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台灣新聞雲 》收圓廣懿宮中元普渡,席開數千慎終追遠,陰陽兩利。

座落在彰化縣二林鎮中科園區旁的收圓廣懿宮繼去年八月間台灣獨家完成了為兩岸和平祈福無戰禍、全程達1800公里的老水還潮三曹普渡環閩(東山島關帝廟至霞浦松山天后宮)七天六場大法事後,今天在廟前佔地達數公頃的廣場舉行規模盛大之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敬備香花鮮果、甘露酡酥、三牲齋供糖餅與金銀財帛等,現場席開4000餘桌,超幽渡冥,普利無生。 據濟公律師張庭禎闡述,廣懿宮是民國八十九千禧金龍年仰遵萬教教主濟公活佛恩師欽領三旨與水老真武老祖共辦收圓之鴻慈悲愿,自天橋頭之板橋廣玄宮護持收圓天命移降至此,當年風頭水尾荒漫數千公頃的甘蔗田,今日已煥蔚成未來將連結精密機械工業發展為核心的中部科學園區廊帶,恩師殷切期勉收圓佛子值此魔佛爭鬥、劫煞掃蕩、極端氣候下,天災人禍苦難迭降之際,能一如既往勇毅擔負起老水還潮以德善導及走馬各國弘傳正法真道之重責大任,並藉位處鯤島神魚西台陰陽兩炁匯聚所在之肚臍珠穴寶地肇建起末後老祖師聖命所應許囑咐之「彌勒蓮邦五教十方聖境」,今接續2009年所完就之道教「理氣象三界大廟」後,現正趕工,期將傳承儒、釋二教法脈之修行聖殿「儒教大樓」與「萬壽佛邸」同步建造完成,以作為傳演講述生死真法,弘揚孔孟孝道,慎終追遠,永祀祭奠各氏歷代祖先覺魂之清淨莊嚴宅邸,俾令吾人列祖先靈與冤親緣魂悉能安心跟隨收圓天命與仙佛賢聖於此共同修煉,越登德蓮,皈返穹瀛,並誠愿祝禱:「萬佛於諸成就,萬魔就此返轉,萬邪因之從棄!」,故自是未來福德因緣具足之無生諸眾所欣然仰靠了生死、斷輪迴之勝域也!(按「二林」隱喻陰陽雙樹,本宮後靠之沙丘適植有百年陰榕環抱陽剛刺竹,正係教外別傳之濟公活佛所指遙相契應於紅陽期佛陀所入涅槃之娑羅雙樹間,而「萬合」乃指萬法歸一、萬派皈宗之萬象包合天地軌,軸劃三千大世界。) 首考,台灣神魚乃中華大道不可思議之載體,溯自中原內地流遞至吾鄉土,萬教宗派再向世界各地傳衍,已難勝算其豐榮譽數,而在信俗上,早已全然將道教「中元」和佛門「盂蘭盆節」兩大祭禮要義融合為一體,除了虔心誠意祭祀「先祖公媽」與住居工作等處所之「地基主」(均為覺魂),以表達孺慕孝思之供養外,更殷望仰仗仙佛神聖之法力道行慈悲加被,同時也超薦拔渡這些由佛尊為「焦面大士」或道稱作「普渡公」之尊者自「冥區」地獄或餓鬼道中擇其著有懺悔實據、表現優良之「靈魂」帶引來至陽間各該發露善心普施的宮廟佛寺前應供受普以潤化其慳吝剛愎之心志...

台灣新聞雲 》彰化縣政府攜手大葉大學 2025少年頭家結訓

由彰化縣政府指導、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主辦、大葉大學承辦的「2025少年頭家養成學院」,8月17日舉行結訓典禮,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洪榮章親自頒發結業證書給48名年輕企業菁英,鼓勵少年頭家持續努力,為彰化縣的經濟繁榮與永續發展貢獻心力。 彰化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洪榮章表示,面對大環境的瞬息萬變,唯有不斷學習與成長,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立於不敗之地,「少年頭家養成學院」自2011年開辦以來,不只是提供年輕企業家進修機會,更是企業領袖拓展人脈、跨界交流的重要平台,透過知識傳承與資源整合,幫助企業強化競爭優勢。 大葉大學副校長侯雪娟指出,大葉大學一直與產業保持緊密的合作,扎根在地、鏈結國際,積極參與在地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歷年來「少年頭家養成學院」培育無數具有潛力的新世代接班人,很榮幸可以承辦「2025少年頭家養成學院」,今年的課程由推廣教育處與資訊工程學系共同規劃,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與業界實戰者授課,協助學員強化領導力,培養創新思維,提升實務操作能力,期盼各位學員帶領企業再創高峰。 大鋒塑膠營運長曾奕清認為,二代不只是繼承父輩的企業名稱,更肩負著父母的汗水與期待,面對未來的挑戰,適應是最重要的能力,少年頭家養成學院不只是幫助大家打造適應力與AI力,更讓他認識一群共同前行的好朋友。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主流傳媒新聞網 藝週刊.藝術人文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台灣新聞雲》媚登峯文教基金會捐款助學 張麗善期許受助學子心懷感恩 未來回饋社會

媚登峯文教信託基金會資助雲林縣27位貧困學生就讀高中職3年期間生活費,每人每月補助8800元總計855萬3600元整,今(29)日上午縣長張麗善頒贈感謝狀給莊雅清董事長,推崇其善舉,減輕弱勢學生家庭經濟負擔,更讓孩子無後顧之憂專心學業。 張麗善縣長頒贈感謝狀給莊雅清董事長,推崇其善舉,助學弱勢學生 感謝狀頒贈儀式在雲縣府縣長會客室溫馨隆重舉行,教育處長邱孝文、雲林國中校長謝俊民、建國國中校長方廷彰、虎尾國中校長王昇燦、大埤國中許美珠校長、水林國中校長陳勝雄及二崙國中蔡月華校長等一同觀禮。 張麗善縣長表示,莊雅清董事長懷有高尚的情操及憐憫心,資助雲林縣27位貧困學生,就讀高中職3年期間每人每月8800元生活費,總計855萬3600元,是一份大愛,對弱勢孩子鼓舞並點亮希望燈火,期盼孩子們感受到莊董事長滿滿的愛,認真學習,也希望未來能像董事長一樣,有能力幫助需要的人,也能伸出援手,回饋社會,關心弱勢。 張縣長說,莊董事長小時候成長在貧困的單親家庭,半工半讀完成學業,進入社會工作後,憑著堅韌的毅力,突破各種困難,創立媚登峯相關企業,創業有成之後,將心比心扶持弱勢孩子,為社會注入一股暖流,令人感佩。 莊雅清董事長表示,自己兒時家中經濟非常匱乏,連基本的米都要用借的來煮稀飯果腹,正是這段經歷啟發自己從小立志脫離貧困、扶助弱勢,今天有能力助人,希望這助學行動是個人故事的延續,能幫助孩子翻轉人生,培養更多感恩社會的年輕人。 莊董事長說,透過教育能翻轉人生命運,弱勢孩子在求學路上面臨諸多困境及艱辛,許多有能力、發展更好的孩子因此受阻,實在令人心疼,希望這筆款項,能夠幫忙這27位孩子安心求學,也能多少資助家庭經濟,除了讀書更要生活能夠獨立與堅強,奮力飛翔,勇敢追逐夢想。 受助學子的學校校長們亦到場表達感謝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主流傳媒新聞網 藝週刊.藝術人文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台灣新聞雲 》Show出青春的模Young 學生表演自創曲才華洋溢吸睛

每年暑假期間是青少年在外活動頻率最高的時期,也是學生最容易發生犯罪或被害案件時期,為了倡導青少年從事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特別在暑假開始第1個週末,在本市lalaport南館1樓迎賓廣場,舉辦114年暑期青春專案「Show出青春的模Young」校園潛力之星決賽活動,只要是設籍臺中市12至18歲的青少年或就讀臺中市所轄之國、高中學生,具有魔術、舞蹈、歌唱、模仿、樂器、相聲、口技、短劇、武術、民俗技藝或其他適合在舞臺上演出之才藝皆可報名,獲得前3名或特別獎者,提供1萬到4萬元不等的禮券及獎座,本屆邀請多次入圍金曲獎的柯泯薰擔任活動代言人,並安排SONNIE桑尼樂團及聲林之王歌手鄭怡琳串場表演,希望吸引青少年及學生走出戶外,多多參與活動。  個人組第一名 市警局少年隊表示,自111年起舉辦的校園潛力之星選拔賽「Show出青春的模Young」活動,今年已經是連續第4屆舉辦,此次報名反應熱烈,統計共有將近60組的學生報名參賽,盛況空前歷經激烈的線上初選後,最終包含個人及團體組共選出16組進入決賽。本屆參賽者個個才華洋溢,獨具特色,除了唱歌、街舞及樂團表演外,也有選手表演扯鈴、印度舞等,甚至有衛道中學學生樂團「四分之二」,表演自創曲「青春剪影」,歌詞體現青春的徬徨與迷惘,充分展現學生才華與創意。本活動辦理初衷就是希望藉此尋找校園犯罪宣導代言人,希望藉由與學生合作宣導,得以深入校園推廣,擴大年輕族群的宣導效益。  團體組第一名 今年邀請知名藝人包小松及活動代言人柯泯薰擔任評審,兩位評審對於同學們的才藝表演十分驚艷,當日頒獎典禮暨青春專案記者會,則由警察副局長林逢泉親自頒獎,除讚賞同學的用心與努力外,並鼓勵青少年發揮才能,勇於追逐夢想,並呼籲家長及青少年朋友們可以善加運用「打詐儀表板」,掌握最新防詐資訊,共同提升防詐意識守護財產安全。  今年的青春專案自7月1日起開始至8月31日止,為期共2個月,活動亮點儀式則由各局處代表,共同刺破象徵青春專案主軸宣導氣球,呈現「反菸毒、反詐騙、反兒剝、反賭博」等主軸看板,呼應暑期保護青少年決心,市府各局處也將提供安全的暑期活動及空間,共同營造讓家長安心,孩子開心的暑假生活。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

台灣新聞雲 》《迎媽祖 HOT 陣頭》5/10.11港藝中心熱鬧登場

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25臺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 重頭戲《迎媽祖 HOT 陣頭》,今(5/10)明兩天於於港區藝術中心盛大登場。今年活動以「復刻經典,創新未來」為主軸,透過兩日分別以現代劇場詮釋與傳統演出呈現陣頭文化的多元樣貌,展現陣頭藝術的深厚底蘊與當代活力。活動開幕由創意儀式「壽桃與元寶氣球祈福」揭開序幕,象徵文化的傳承與祝福的延續。現場還設有文創市集與廉政宣導 攤位,融合節慶氛圍與民間信仰。  今天第一日活動由九天民俗技藝團策劃開場體驗活動「家將面具彩繪」,邀請大小朋友親手彩繪專屬面具、變身小將走秀揭開序幕,晚間由九天民俗技藝團、創造焦點與朴子電音三太子等陣頭團隊聯手帶來一場融合武術、馬戲、電音的跨界演出。特別設計的演出形式打破傳統界線,結合當代表演藝術語彙,打造一場前所未有的「現代陣頭秀」。第二日活動(5月11日)則重現經典,以臺灣特技團、合和藝 苑(南管)、聲五洲掌中劇團、小金枝歌劇團、振梨園、春秋閣掌中劇團等多個在地知名團隊接力演出,從文陣、武陣、南北管、 歌仔戲到掌中戲,全方位展現台灣民俗表演精華。觀眾亦可參與「集章挑戰」活動,集滿印章即可兌換限定禮品,將藝術欣賞轉 化為深度體驗。  文化局表示,《迎媽祖 HOT陣頭》致力於將傳統藝術注入當代表演精神,讓文化不再僅止於記憶,而是可以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今年活動不僅有視覺與聽覺的震撼,更希望透過參與式體驗與世代對話,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並擁抱本土文化的魅力。活動詳情請至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網站 (http://www.tcsac.gov.tw)或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csac.taichung/)查詢。 (採訪編輯柳逸青) 亞 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美傳媒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知道報導新聞誌        主流傳媒新聞網 藝週刊.藝術人文誌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